文玩字画网络竞拍,每天升值4%,今天买明天卖,除去中间费用一天净赚1.5%,听到这里先别心动,这可不是什么发家致富的好门路,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投资”陷阱
聊天群里竞拍字画
“今买明卖”“马上看到收益”
据报案人张女士介绍,她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到名为“字画竞拍”的所谓投资项目,朋友告诉她这个项目不仅风险小、利润高,而且门槛也很低,只需要几千元就能参与,听朋友说已经赚了好几万元,张女士也心动了。
朋友告诉张女士,这个“字画竞拍”项目其实很简单,只要操作手机在一个名叫“宝阁”的平台上购买字画,然后第二天通过平台再卖出,根本不需要收货和发货,就可以轻松挣差价。
通过朋友发来的链接,张女士进入一个聊天群,里面有很多人在竞买字画,张女士也花了两千元买了一幅,随后在第二天又卖了出去。果然,这幅画卖出时上涨了4%,但张女士并没有获得全部4%的升值收益,而是要缴纳2.5%的所谓上架费,最终收益为1.5%。
这位朋友还告诉张女士,除了这1.5%纯收益,要想挣更多的钱,张女士还可以推荐更多的亲戚朋友加入,只要通过她介绍的人购买了字画,张女士就可以提成购买金额的0.5%作为介绍费,而且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后还能升级为“画室长”,到那时还会有更高的提成比例。

在利益的驱使下,张女士不仅自己加大了投入,还开始向身边的人推荐这个投资项目。随着推荐的人越来越多,张女士很快升级成“画室长”,但这时她突然发现,之前非常抢手的字画已经变得不那么抢手了。
张女士称,“我最多的时候应该有8万元的画,是画室的‘画室长’。这个时候我的画就只能在我这个圈子里抢。当圈子里的人抢不完的时候,只能自己兜底。”
这时张女士才意识到了风险,就在她感到不安时,平台方给出的一个承诺让张女士又打消了顾虑。“对方说我们的画没人抢的时候他会收。”
要求平台方收购所买字画
对方态度大转变
随后张女士又继续参与了一段时间,直到这些购买的字画已经卖不掉了,于是张女士向平台方提出了收购名下这些字画的要求,然而对方的态度却转变了。张女士称:“我们画室抢不完的画想给他,他就不要了,说这种情况下就只有‘画室长’自己去兜着。”
后来,张女士要求平台将她名下卖不出去的字画全部寄过来,不料对方不仅没有发货,而且很快就消失了。“这个画他说能给我们邮寄,结果也没有发过来,我们再一问,电话也打不通了,就知道自己被骗了。”
和张女士的遭遇类似,黄先生也是经朋友的介绍投资了这个“字画竞拍”项目。黄先生说,一开始他对这个项目也是半信半疑,直到小额买卖了几次字画后,他发现这些字画确实很抢手,买后第二天都能升值4%卖掉,这让他彻底放了心。
随后,黄先生加大了投入,并且动员身边的亲戚朋友一同参与,很快也升级为了“画室长”,画室里有三十多万元的画。然而就在他准备以此来带动亲友们发家致富时,不料平台却突然关闭了。
很快亲戚朋友开始上门找黄先生讨要说法,无奈之下,黄先生只得四处筹钱,弥补大家的损失。
收门槛费、拉人头
警方:传销活动特征明显
在发现掉进了投资陷阱后,张女士和黄先生都报了警。警方调查发现,除了张女士和黄先生之外,因参与字画竞拍遭受损失的人还有很多。
警方介绍,这起案件要求参与者发展会员,来给上线返佣金,形成上下级的组织结构,本质上没有真正的文玩字画,符合刑法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相关行为特征。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犯罪类型。组织者往往以推销产品服务或者投资为幌子,要求参与者缴纳一定费用才能加入,并按照加入顺序组成层级,然后以发展下线人数为获利依据,进而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更多人加入,实质上所谓的获利就是新参与者缴纳的费用,并没有真正的产业作为支撑。
调查中警方发现,虽然在参与字画竞拍过程中,平台方并没有要求参与者缴纳所谓的会员费或者门槛费,但购买字画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收取门槛费的行为。
这些报案人遭遇的就是一个打着“字画竞拍”的幌子,实际上在组织实施网络传销的犯罪团伙。而传销的本质就是“庞氏骗局”,也就是利用新加入者的资金支付早期参与者的收益,制造虚假的盈利现象,最终会导致参与者血本无归。
参与传销活动属违法行为
不可怀有侥幸心理
2024年8月至11月,四川荣县警方先后将董某、吕某等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相继抓捕归案。
经查,2022年7月至2024年8月期间,吕某、董某等人通过“字画文玩竞拍投资”的方式,前后共发展下线会员账户10万余个,下线会员层级达22级,会员交易“字画文玩”的总金额高达44亿元。
警方介绍,相对于传统传销,新型网络传销犯罪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和隐蔽性,一旦平台崩盘,大量的参与者都会血本无归。
警方介绍,有的参与者明知自己参与了传销活动,但在利益诱惑和侥幸心理的双重作用下,还是决定铤而走险。“按照法律规定,参与传销,层级达到三层及以上,参与人数达三十人及以上的,组织者要接受刑事处罚。”
除此之外,警方还提醒广大公众,参与传销活动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即使没有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也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无论新型网络传销的犯罪手段如何翻新,它的核心特征依旧存在,那就是缴纳门槛费和发展下线。当遇到需要缴纳所谓的门槛费,并要求继续发展下线的投资项目,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很可能就是换了“马甲”的新型传销。
(原题为《央视起底“字画竞拍”网络传销案,涉案44亿元,受害者众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