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舞(Breaking)是一种都市流行舞蹈,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区非裔、拉丁裔群体的街区派对。舞者大量手掌撑地、在地板上或空中做出的高难度旋转动作,使这种舞蹈充满了视觉冲击力。霹雳舞诞生后的40多年中,从布朗克斯区扩散到全球,发展为国际公认的艺术形式,将其原有的游戏性、竞技性和街头趣味性与都市舞蹈的表演性和舞台化交织,形成了糅合多种运动元素的艺术。这一特征决定了霹雳舞在2016年获得国际奥委会认可,先后被纳入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年奥运会和本届巴黎奥运会比赛项目。
霹雳舞的“草根”起源与全球散布
美国少数族群,特别是非裔美国人社群因长期遭受歧视,需要某种“武器”来表达反抗和不满并实现自我身份认同,嘻哈文化应运而生。考镜源流,霹雳舞的出现与20世纪70年代纽约布朗克斯区的黑人帮派文化密不可分,其更早的名称为B-Boying。其与涂鸦(Graffiti)、打碟(DJ)、说唱(MC/Rap)共同构成嘻哈(Hip-Hop)文化的四大元素。最初的嘻哈实践者主要为非裔美国人、非洲加勒比人等。
1980年代出现的中文“霹雳舞”概念是英文单词“Breakdancing”的翻译。“Breakdancing”这一美国媒体创造的概念涵盖美国不同地区的多个流行舞种,包括西部加州的机械舞(Popping)和锁舞(Locking)等放克风格,东部纽约的B-boying/B-girling(或统称Breaking,也即奥运会的“霹雳舞”项目,或译作“地板舞”),及中部芝加哥的浩室舞(House)等。其中Breaking在吸收了西班牙拉丁舞、非洲民族舞、中国功夫的表现形式后迅速发展。然而1980年代中国的“霹雳舞”文化有其独特性,既受美国不同地区的街舞/嘻哈舞、美国电影里的舞蹈、迪斯科的影响,也受交谊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等本土因素的影响。[1]
在单词B-boying/B-girling中,“B”是其起源地纽约布朗克斯区(Bronx)的缩写,也可解释为“节拍”(Beat);“Breaking”在列入奥运项目前后中文名被定为“霹雳舞”,然而这与1980年代中文的“霹雳舞”概念显然有所区别,专指“地板舞”,也即诞生于纽约的B-boying/B-girling。而当下“街舞”概念除包含Popping、Locking、Jazz等,还增加了Waacking、Krump、Urban等新舞种。[2]所以,现在的“街舞”概念更贴近1980年代的“霹雳舞”所指。
非裔社群因身居美国社会底层,长期陷于贫困和帮派斗争,其文化精英遂因势利导,将刚刚兴起的黑人社群街头舞蹈改造为一种“以舞止武”的“战斗”方式,世界首个嘻哈团体Zulu Nation的创办者非洲王班巴塔(Afrika Bambaataa)提出了“和平,爱,团结,享受乐趣(Peace, Love, Unity, Having Fun)”的口号,借助“斗舞”缓和帮派冲突,团结社区,减少流血事件发生。霹雳舞诞生之际,正值美国黑人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其创立的有别于白人舞蹈的全新舞风实现了舞蹈语言的“解辖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成为一种凝聚和表达非裔美国人身份认同进而向白人社群展示力量的“克制性抗争”的身体政治,同时舞者也借此实现了自我的“身体解放”。
霹雳舞主要动作有四类:站立舞步类动作(Top Rock)、下移衔接类动作(Down Rock)、地面舞步类动作(Foot Work)、力量旋转类动作(Power Move)和支撑定格类动作(Freeze),通常使用含有较多鼓点的乐曲,尤其是放克乐(Funk)、灵魂乐(Soul)和嘻哈乐(Hip-Hop)。
李小龙功夫电影的推出正逢嘻哈文化崛起之际。同为美国少数族裔,非裔美国人社群从李小龙塑造的反帝反殖的英雄形象中找到了深刻共鸣,因此奉其为偶像,并将其武术动作吸纳入霹雳舞中,形成了Bruce Lee CC(李小龙式地面踢腿动作)、Bruce Lee Go Down(李小龙式下移动作)等程式动作。[3]这反映出街舞运动的开放性和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
纽约嘻哈艺人1980年代曾努力地向全世界推广这种文化,他们的巡演走遍美国,走到英、法,并且在1984年来到日本。到了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的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嘻哈在全世界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德国举办了第一届“年度斗舞大赛”(Battle of the Year,缩写BOTY,现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年度街舞赛事);美国电影《闪电舞》(Flashdance,1983)、《街头节拍》(Beat Street,1984)、《霹雳舞》(Breakin' ,1984)等陆续在日上映,直接刺激了日本霹雳舞的发展。日本青少年很快掌握并发展了街舞并催生出J-POP,将其传向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4] 日本的街舞文化和驻韩美军则刺激了韩国霹雳舞发展,最终形成了K-POP。
魏美玲(Emily Wilcox)在讲座中介绍杰克逊对陶金的影响。汪堃 摄,2023年8月19日,北京:码字人书店
霹雳舞的入奥历程与精神内涵
2020年瑞士当地时间12月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批准巴黎奥组委提交的项目调整计划,同意巴黎奥运会增设霹雳舞、滑板、攀岩和冲浪4个大项。霹雳舞成为首个被纳入奥运会的舞蹈项目洵非偶然,背后包含着街舞人数十年的耕耘努力。

著名霹雳舞团体New York City Breakers签下推动该项目进入奥运会的联名宣言。来源:Michael Holman. Breaking and the New York City Breakers. NY:Freundlich Books,1984.
早在霹雳舞运动萌蘖之际,霹雳舞舞者就曾设想过将其纳入奥运赛事。舞团“纽约城霹雳者”(New York City Breakers)曾因不满以艺人身份在综艺节目“NBC's Salute to the Olympics”中表演,在后台互相鼓励“以后我们也要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员”,并现场签署了“入奥”宣言;[5]此后的1984年8月洛杉矶奥运会闭幕式上,伴着摇滚巨星莱昂纳尔·里奇(Lionel Richie)演唱《一整夜》, 200名舞者跳起霹雳舞,全球观众在电视机前看到了这一幕,霹雳舞实现了奥运“首秀”;又时隔34年,2018布宜诺斯艾利斯夏季青年奥运会上,霹雳舞才终于首次成为正式项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