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佛系玩家

2024年A股首例主动退市案:昔日客车霸主亚星客车“陨落”

2024年A股首例主动退市案:昔日客车霸主亚星客车“陨落”摘要: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帅国 8 月 4 日,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亚星客车 ",600213.SH )对外披露了退市方案。方案提出,根据相关规定,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拟由亚星客车控股股东潍柴(扬州)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 潍柴扬州 ")向其他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并在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批准后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

此前两天,亚星客车已宣布,潍柴扬州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及公司情况,提议公司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

公开数据显示,亚星客车筹划退市停牌前 30 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为 5.75 元 / 股,停牌前最后 1 个交易日收盘价为 5.84 元 / 股。亚星客车提出,结合市场案例情况,现金选择权的行权价格拟在 5.84 元 / 股基础上给予一定溢价。

亚星客车本次退市事项尚需提交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并取得相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截至目前,亚星客车直接控股股东潍柴扬州已履行完毕内部决策程序并推动上级股东相关国资监管审批程序。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客车生产企业之一,亚星客车曾拥有诸多耀眼光环。它是国内第一家研制出客车专用底盘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客车销量突破 5000 辆的企业,曾经连续 7 年客车全国销售第一。它的发展壮大为国内客车技术领域填补了大量空白。

在此次遭遇发展危机之前的 2009 年前后,亚星客车也经历过一次重大 " 挫折 ",但在外部力量的支持下重新站了起来。不过,如今的市场环境已不比十几年前,退市或将成为这个客车行业昔日霸主的最终归宿。

为何主动退市?

亚星客车提出主动退市一事颇受资本市场关注,因为其一旦成功退市,将成为 2024 年 A 股首例主动退市企业。

对于退市原因,经济观察网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亚星客车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主要是我们去年净资产为负,导致被警示(退市风险警示)了。如果今年继续为负,那明年就达到财务强制退市标准。我们一季度净资产负两个亿,今年中报业绩预告是亏损大约 3000 万左右,这样下去今年净资产肯定转不了正。如果等到明年再退,那时候股价就更低了。现在这个价格毕竟还不低,早点退相当于是对中小投资者担负起国企的责任。"

除自身经营表现不佳外,亚星客车与同属于山东重工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通客车(000957.SZ)之间还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两者相比,中通客车在销量、经营业绩等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好于亚星客车。公开资料显示,2022 年至 2023 年,中通客车分别实现净利润 9832.64 万元、6965.41 万元。今年上半年,中通客车累计销量为 5703 辆,同比增长 78.55%;预期净利润 9800 万元至 1.19 亿元,同比增长 90% 至 130 %。

2022 年至 2023 年,亚星客车分别实现净利润 -1.96 亿元、-3.37 亿元。今年上半年,亚星客车累计销量为 2128 辆,同比增长 167.00%;预期净利润为 -1800 万元至 -27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有所降低。

" 跟中通客车之间的同业竞争一直都有,我们 2019 年 10 月份的时候发了个承诺,就是五年之内解决同业竞争,这样的话(退市)也是解决同业竞争的一个手段。" 上述亚星客车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

另外,外部环境也在倒逼亚星客车主动退出。今年 4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又称新 " 国九条 "),其中提出,加大退市监管力度,内容包括: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等等。

" ‘国九条’出来之后,要求上市公司对金融消费者提供支持和保护,我们大股东就打算把其他股东股份收过来,然后从市场退出去。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对中小股东负责,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上述亚星客车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

亚星从辉煌到陨落

亚星客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客车生产企业之一,前身是成立于 1949 年 5 月的华东空军后勤部汽车修理所。

1958 年,华东空军后勤部汽车修理所与扬州汽车修理厂合并组建扬州汽车修配厂(后多次更名),主要生产货车。

1979 年,扬州汽车修配厂设计并制造出 JT661A 型客车与‌ 655 型客车底盘,结束了中国长期用卡车底盘改装客车的历史。1985 年,扬州汽车修配厂更名为扬州客车制造厂,正式进入以客车为主的生产时代。上世纪 80 年代至今,扬州客车制造厂陆续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专业客车 JT663、‌第一款卧铺客车 JT6970、‌第一款后置式底盘客车 JS6970H、新能源客车 JS6126GHEV、‌公路客车 YBL6125H 等业内明星车型,填补了中国客车市场的大量空白。

‌ 1996 年 8 月,扬州客车制造厂改组成立江苏亚星客车集团(下称 " 亚星集团 "),之后被列入首批国家 300 家重点企业,江苏省十大重点企业集团。两年后,亚星集团发起成立亚星客车,并于 1999 年 8 月将后者推向 A 股市场。亚星客车由此成为扬州市首家上市公司。

亚星客车成立当年,其市场占有率高达 36%,也达到企业市场表现(市占率层面)巅峰。2000 年前后,亚星客车更是连续 7 年保持客车全国销售第一的成绩。

在这之后,由于与奔驰进行战略合作后产品定位过高,错失市场机遇;作为扬州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缺乏活力,车型更新过慢,无法紧跟市场;以及控股权中途变更等多种原因,亚星客车销售业绩一落千丈。数据显示,2009 年亚星客车亏损约 9634 万元。

2011 年,亚星客车控股权被扬州市国资委无偿转让给隶属于山东重工旗下的潍柴扬州。在后者的支持下,亚星客车积极向新能源市场转型。2016 年,亚星客车实现净利润 6230.78 万元,达到历史最高值。

然而,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及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客车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等原因,亚星客车盈利水平再次下滑。2020 年至 2023 年,亚星客车累计亏损约 6.89 亿元。

在 2023 年年报中,亚星客车将公司持续亏损归结于:客车行业受居民出行总量、出行结构以及国家及地方政策的联动影响,随着高铁、家用车、共享出行等多元化交通方式的持续发展,客车的可替代元素越来越多,客车行业持续处于弱周期状态。

为此,亚星客车正将发展重心转移至海外市场。在 2024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亚星客车称,受益于前期海外市场的开拓,今年出口业务增幅较大,上半年销售收入预计为 10 亿元至 13 亿元,同比增幅为 161% 至 239%,净利润亏损也大幅收窄至 2000 万元左右。

不过,在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市场环境与国家要求等情况下,亚星客车控股股东潍柴扬州依旧作出了主动退市的决定。对于退市后,潍柴扬州是否有计划将亚星客车与中通客车进行重组,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 之后就不清楚了,我们暂时还没有退市后明确的说法。"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