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佛系玩家

中法共创舞台剧《海底两万里》:内核是悲剧,但同时有趣好笑

中法共创舞台剧《海底两万里》:内核是悲剧,但同时有趣好笑摘要: ...

7月11日晚,中法共创奇幻剧《海底两万里》登陆北京艺术中心。

《海底两万里》年初曾在香港艺术节举行全球首演,之后开启的全国巡演遍及澳门、珠海、深圳、上海等地,此番北京站的演出将持续两周。

《海底两万里》北京站演出海报

《海底两万里》由中央戏剧学院、香港艺术节、抱风屿Tempest Projects联合出品,法兰西喜剧院导演、演员克里斯蒂安·埃克(Christian Hecq)来华驻地创作,内地影视演员保剑锋、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依克桑·塔依尔领衔主演,分饰“鹦鹉螺号”潜艇的尼摩船长。立意为一个半世纪前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同名经典,赋予全新的舞台生命。

月夜下的北京艺术中心  国家大剧院供图

北京艺术中心自2023年年底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作为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布局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就位于北京市副中心通州的古运河河畔。

剧本改编及导演克里斯蒂安·埃克就此表示,“中国对我来说是一片新天地,《海底两万里》舞台剧改编是一部跨越国界的作品,舞台剧中的人物性格比原著更为丰富,海洋生物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成为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我们用‘手作魔法’创造出剧场视觉幻境,它足够赤诚,让孩子们看懂奇幻;它又足够深邃,让成年人看到150年前科幻照进现实的诗意。我相信中国观众一定会喜欢这场独特的海底探险。”

剧照 

偶剧元素的大量使用,是奇幻剧《海底两万里》舞台上的一大亮点。也许有观众认为“偶剧只是给小孩子看的”,对此,克里斯蒂安·埃克和该剧的另一位导演华莉里·莱索尔则不以为然。在两人标志性的视觉风格中,古怪、哥特、幽默与夸张的创作语言融会在了每一部作品里,此前他们联袂执导的《贵人迷》《格列佛游记》《恐怖花店等》等佳作甚至在整个欧洲都一票难求。在他们眼中,戏偶是演员形体的延伸,百无禁忌、大胆戏谑,才能让一个不循规蹈矩的鬼马世界跃然眼前。

剧照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为了让观众在100分钟的旅程中更加沉浸,中法主创团队们使出浑身解数给观众们还原一个“零LED屏幕、零电脑灯”的极致黑光剧场。舞台以黑暗为画布,以光线为画笔,让灵动的戏偶成为拼图的碎片,身临其境的音响设计帮助观众“浸”入海底。这种“以无胜有”的呈现,恰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留白”的理念不谋而合。而全新打造的角色服装造型、全新的海底生物也都从《山海经》中汲取灵感,无疑为该剧注入了瑰丽的东方想象。

剧照

除去尊重剧场传统、重视与观众临场交流的艺术风格以外,《海底两万里》还是一部不被悲剧、喜剧所定义的悲喜剧。“作品的内核是悲剧的,但同时也是有趣好笑的,这两种是兼容的。在舞台上,你能看到丰富的小丑肢体,还能看到中英夹杂,甚至是混合各地巡演方言等的本土化笑料。这种从辉煌到边缘的转变,正是此次改编版作品喜中生悲的深刻之处。”制作人翁世卉介绍说。

剧照

“从影20年来,我也不断接到很多舞台剧的剧本,但从来没有像这样一部戏打动了我,让我跃跃欲试。如果你发现这个演员不在台上,那他就可能在幕后是一条鱼,一只螃蟹。也希望通过这部剧让孩子们对戏剧萌生好奇感。”保剑锋表示,尼摩船长是自己的童年偶像,此次自己不仅出演还要兼任操偶师,第一次尝试在黑光剧场中呈现出各种海洋生物,挑战“躺平鱼”等可爱角色。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