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佛系玩家

当“下一个热点”刷屏,请停止“指尖的恶意”

当“下一个热点”刷屏,请停止“指尖的恶意”摘要: ...

电影《恶意》中,跳楼案在网上发酵后,自媒体主播们通过直播等发起并主导了一场喧嚣的 " 网络审判 "。而这一幕,现实中早就上演过!轰动一时的 " 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 ",几天前终于迎来司法裁决的落地:两名网络大 V 为博流量,恶意捏造 " 索要房产 "" 抛弃养父母 " 等谣言煽动网暴,被判定构成名誉侵权。十余年间,影视剧市场持续聚焦网络暴力这一社会议题,在照进我们与 " 恶意 " 的距离的同时,也不断推动法律筑牢防护墙。

从《搜索》《开端》《不完美受害人》到《热搜》《回旋镖》《恶意》等,影视剧题材演变的本身也是中国网络暴力形态嬗变的一面镜子。它们以多重视角和维度,全景式展现网络暴力从发酵到爆发的全过程,以及它是如何残酷改写一个人的命运轨迹的。不少作品深刻呈现了被施暴者的困境,比如《恶意》中梅婷饰演的母亲,从隐忍坚强到精神崩塌、陷入疯癫的过程,迫使观众直面网暴所带来的窒息性压迫。

当然了,这些作品的社会价值远不止呈现网暴本身,更是剖开了其核心病灶——个体在匿名狂欢中释放的所谓 " 正义感 ",是如何像病毒般一样扩散,最终异化为吞噬无辜生命的集体暴力。《保你平安》中那句 " 当你说一个女人是小姐时,不管她是不是,她都已经是了 " 的台词,一语道破污名化所带来的不可逆伤害,而这在 " 刘学州案 " 中不幸获得了沉重而残酷的现实印证。

同时,这些作品不仅照见深渊,也试图探寻救赎的可能。《热搜》里,陈妙因少女的临终遗言而觉醒,奋起揭露性侵黑幕;《保你平安》中,魏平安的女儿被恶意曝光胎记后,选择坦然穿上短裙,当缺陷被勇敢拥抱,便不再是施暴者手中的武器;《恶意》中,背负 " 杀人记者 " 标签的叶攀,毅然选择将自己置于下一个 " 风暴眼 " 的中心 …… 这些抵抗的姿态,都在告诉观众,个体在群体狂潮中守护独立判断的勇气何其珍贵。

《恶意》编剧兼监制陈思诚在阐释片名深意时说,因信息偏差或观察局限,人们极易仓促对他人下判,无意识的 " 恶意 " 便由此滋生、蔓延。而这在电影点映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有网友说 " 昨天我发帖质疑《恶意》是烂片,今天看完电影发现,回旋镖打到了自己身上 ",还有网友说,"《恶意》让观众看到了一条热搜是如何诞生的,一场围观的浪潮是如何吞没当事人的。每个人在公共空间里以各自的方式’被观看’和’观看他人’。只不过在电影里,观看的代价极其昂贵,围观的残酷远比想象中更直接 "," 每当热点爆发,我们常误以为自己在伸张正义,实则不过是为流量的狂欢添柴加火 "。这类观后感比比皆是,大家的自白击碎了 " 键盘正义 " 这一幻觉。

与此同时,法律也在持续加高 " 护栏 "。从《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强制平台落实实名制、建立预警机制,到《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细化处罚阶梯,再到杭州互联网法院明确将 " 挂人 " 号召网暴定性为侵权,法治的补丁正在持续更新。

影视剧中的故事会落幕,但现实中的点击、转发和评论每天都在上演。当 " 下一个热点 " 刷屏时,是甘做被情绪轻易裹挟的 " 提线木偶 ",还是让手指停一停,先问一问 " 真相何在 "?这道选择题,或许就是那道 " 护栏 " 能否真正护住人心的关键。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